掃墓立碑是作為小輩必做的事情之一,這不眼見著就要清明了,由于很多地方都有立碑這一說到,于是清明節(jié)立碑是兒子立還是孫子立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焦點,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一起看看。
立碑是每每清明節(jié)到來的時候大家都會做的,而至于立碑的人員立碑的人一般為子孫,默認是兒子,后是孫子。石碑上一般刻有墓主人的名諱、立碑人的名字、立碑日期等,碑刻要一定要是陰刻,即凹刻,不可是凸刻。抬頭主要寫死者的生前職務、職業(yè)等,有的也可以省去不寫。正文主要寫明立碑者對死者的稱謂及死者的姓名。落款寫明立碑人的身份、姓名,立碑時間可寫可不寫,有政績和功績的人們還要刻上墓志銘。
立碑人姓名,已故人籍貫,姓名,身分,子孫后代,生卒年月日,安葬或者遷重葬的具體日期都要著明。
字符大小也有說法,要按魯班尺的標準,小字體代表什么,大字體代表什么,總之就是圖吉利,什么登科,招福,納財啥的。
是男的名字后面就加公字或府君。女的就加氏,或者孺人。字數(shù)多少要按,苦生老病死,五個字循環(huán)使用。這個字數(shù)怎么循環(huán),得問專業(yè)的人,我是不懂?。?。
生卒年月日,按男左女右。立碑人寫右邊,子女要全寫上,按輩份排列從左到右,已經去世的子女名字加框。
時間一般按農歷寫,就是天干地支紀年方法。一月份叫孟春,二月份叫仲春,三月份叫季春,孟仲季就是三個月一個季度,以此類推,春夏秋冬。
我們一般人就是知道個皮毛,還是得找專業(yè)人士,或者特別有文化老先生,他們明白的多。
給祖先立碑源遠流長,含義眾多。一般來說都是為了更好的緬懷先烈。但古時候也不乏一些權貴之輩,為了家族中那些爵位顯赫的已逝宗親,族中親友或那些善于攀附權貴的人無論其功高,只看重于位顯;不論其德賢,只要可保舉升官。都會有些人盲目立碑樹撰。另有別類,那就是廣大的地方人民群眾,他們立碑,純屬是對此人的德行的真心肯定和褒贊;立碑于此,一為贊許先賢,二可告慰先人,三可警示后人;我們現(xiàn)在所見的碑大多屬于后一種。如包公,岳飛等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