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調電話是疫情防控期間比較重要的一個防控方式,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及時掌握相關人員的行程軌跡以及接觸人員,在最快的時間內防止病毒擴散,對疫情防控有很大的幫助。流調電話可能會半夜打,也可能是白天打,一天二十小時不固定,隨時都可能會打過來。
可能會半夜打。
流調人員可能會用座機、也可能會用手機聯系,流調時間并不確定,甚至會出現在三更半夜。如果不接聽或拒接,相關電話會非常“執(zhí)著”,反復撥打。例如,有被流調者反映,晚上遇到陌生電話,以為是騷擾電話不想接聽,但對方不停撥打,直到他接起電話。之后,對方告知身份,表示要核對一些經歷。
凌晨致電只為與病毒搶速度,認真、細致地詢問對方近期的活動軌跡,不管是多細微的情節(jié)都記錄下來,以免錯失流調工作中的關鍵問題。
流調隊伍每天24小時待命,“白+黑”是工作常態(tài),有時候半夜接到流調任務,就必須馬上出發(fā)開展排查。但她和隊友們還是覺得時間不夠用,為了與病毒搶時間、拼速度,常常顧不上吃飯,沒時間睡覺,拼盡全力遏制病毒傳播,筑起健康防線。
全天24小時隨時打過來。
為了盡早實現落地查人、圈住封死的目標,全市流調隊伍一直是24小時不間斷開展流調溯源工作,流調人員可能會隨時給市民群眾打電話,甚至是深夜或者凌晨,以便第一時間了解核實情況,詢問軌跡細節(jié)。
按照國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“四早”原則,接到疫情報告后,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迅速啟動“三公一大”多部門聯合流調的工作機制和“1+N”多位一體流調模式突出“早、快、準、追、判”要求,精準聯合高效開展流調溯源工作,邊流調、邊管控、邊隔離,在4小時內完成病例活動軌跡調查,8小時內將密接人員轉運至集中隔離點。
市民要嚴守疫情防控底線,落實管控措施,做好個人防護,保持社交距離,不串門、不聚集,堅決隔斷傳染源,阻止疫情蔓延擴散。
流調,全稱是流行病學調查,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步驟。流調就是要搞明白:在過去重要時間段里,你走過的路、接觸的人、去過的場所和發(fā)生的那些事兒是否有傳播疾病的可能或被傳染疾病的風險。
陽性病例報告后,疾控人員需要迅速找到傳染源并將其控制。流調就是要搞明白,每個人的行為軌跡,接觸的人員,接觸的時間、方式,來判定密切接觸者、密切接觸者的密切接觸者、一般接觸者,進而對相應人員采取相關的管理措施。綜合每個人的軌跡,明確傳播途徑,及時地判定傳染源,鎖定傳染源,能夠有效地遏制疫情的蔓延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