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順之年其實就是形容六十歲的人,出處是孔子的《論語》。而花甲之年也是形容六十歲,耳順之年和花甲之年的區(qū)別在哪里呢?對此不太了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本站提供的介紹吧!
耳順之年指六十歲,也是花甲之年。
意思是:六十歲時聽別人的話可以判斷是對還是錯。
通常還有另一種含義,當您六十歲時,您會聽到逆耳之言,指的是在生活和實踐中可以達到的高度。
出處:先秦-孔子《論語·為政》“吾十有五,而志于學。三十而立,四十而不惑,五十而知天命,六十而耳順,七十而從心所欲。不逾矩 ”。
翻譯:我15歲開始學習;當我三十歲的時候,我學到了一些東西。當我四十歲的時候,當我遇到麻煩時,我不會感到困惑;我五十歲的時候,我就知道命運。我六十歲的時候,我能聽到不同的意見;到了七十歲忽悠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,而不會超出世界的規(guī)則。
耳順之年和花甲之年沒有區(qū)別,都是用來形容人到了六十歲。耳順之年意思是六十歲時聽別人言語便可判斷是非真假,指60歲的代稱。出自《論語·為政》。花甲之年意思指老人六十歲。出自《唐詩紀事》第六十六卷。
六十耳順是人到60歲,世間的人情世故閱了一遍,就象六十花甲循環(huán)一樣,周而復始。這個年令段的人修行成熟,沒有不順耳的話,就是不同意見的話也能聽進。什么也都不在意了,一切都是順其自然。
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16-2023 【趣丁網(wǎng)】 備案編號:鄂ICP備19017513號-1
注: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