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都知道,小米粥是比較常見的一種粥,它的味道香甜可口,吃起來比較暖胃,營養(yǎng)價值高,適量食用對身體有一定的好處,很多人都會在家煮小米粥喝,尤其是中老年人。那么熬小米粥為什么要用勺子不停攪拌呢?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!
熬小米的過程中不停攪拌有以下兩點(diǎn)好處:
小米在煮的過程中如果不用勺子攪拌,小米是全部沉底在鍋底的,與鍋底直接接觸的一面受熱過長就會容易產(chǎn)生粘底的現(xiàn)象,最后導(dǎo)致煮出來的小米粥甚至帶有焦味。如果在熬粥的過程中攪拌,這樣米粒就會在水中漂浮不會沉底,這樣就避免了粘底的現(xiàn)象發(fā)生。
小米在煮的過程中攪拌可以加快小米開米花,同時更容易使米粒與粥水混合,這樣熬出來的小米粥更粘稠。
所需材料:小米150g、南瓜少許、清水550g、食用油少許
制作步驟:
1、小米淘洗兩遍,倒出水后加入少許的食用油腌制20分鐘備用。
2、南瓜去皮然后切成均勻的小塊備用。
3、砂鍋中加入清水然后大火煮開,倒入小米煮開,火力控制在可以令粥水產(chǎn)生翻滾的狀態(tài),然后加入南瓜塊一起煮,煮的過程中用勺子不停攪拌(因為小米已經(jīng)提前泡軟,所以小米煮的時間不會很長)直至小米粥熬至起膠、變的粘稠就可以熄火,最后小米粥制作完成。
泡水是熬小米粥的重要一步,如果把小米直接放到鍋里煮的話,就會很難熬出好喝的口感,所以泡水是必須的,這樣才能讓小米吸收足夠的水分, 從而開始膨脹,這樣才能熬制出粘稠美味的小米粥,在后面的制作中也能更好的熬出米油。
熬粥用的水也非常重要,有很多人都不知道熬小米粥的時候,是用熱水好還是用涼水好,很多人都習(xí)慣用涼水,但是這樣的做法是錯誤的,粥鋪老板說,熬小米粥最好用熱水,水熱之后再放入小米,會讓小米馬上進(jìn)入熬煮的狀態(tài),這樣能讓小米中的營養(yǎng)更好的溶于水中,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米油。
小米剛剛下鍋的時候,要攪拌一下,然后蓋上蓋子熬煮十五分鐘,這時的小米會因為吸收了更多的水分從而蓬發(fā),這樣也會讓小米變得更粘稠,再接著攪拌,這樣就有利于米油的滲出,增強(qiáng)小米粥的粘性,熬好之后,就在也不會喝到很稀的小米粥了。
版權(quán)所有 Copyright © 2016-2023 【趣丁網(wǎng)】 備案編號:鄂ICP備19017513號-1
注:網(wǎng)友評論僅供其表達(dá)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