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/>
智能手機是二十一世紀最偉大的發(fā)明,現(xiàn)在我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智能手機,智能手機融入到我們的方方面面,我們的信息都藏在智能手機這個小小的殼子里,但是我們的智能手機也會有很多風險,很多不法分子會盜取竊聽我們的信息,一起來看看怎么辨別吧!
1.查看手機聯(lián)系人,看看有沒有不認識的聯(lián)系人出現(xiàn),如果有,那么很可能就是“竊聽者”,這個號碼是用來回撥的號碼。我們把“陌生人”刪掉就行了。
2.每個月的話費和流量,如果用戶的信息被竊聽,那么會“主動”發(fā)送各種信息到“竊聽者”,我們可以看看賬單的信息,是否有陌生的可疑對象。
3.手機耗電量和后臺程序,如果手機耗電量突然增加,后臺程序中存在長期“活躍”的未知APP,那么手機很可能“中招”了。
1.可以直接找公安機關求助
2.可以帶著身份證去運營商那里補辦或者新辦一張手機卡
3.去服務商那里查詢或者把手機恢復出廠設置
4.如果出現(xiàn)監(jiān)聽軟件軟件可以去設置那里,找出更多設置,然后設備管理器,還有就是權限管理,找出應用。一一勾出?;旧鲜謩觿h除,值得注意的是有的軟件你刪除的只是圖標,而不是卸載了該款軟件,只有在這里才真正的卸載了,還有插件在那里沒卸載,也會影響著手機,繼續(xù)找出,刪除即可。
第一,肯定是運營商了,他們基本上可以排除,國家有法律規(guī)定,運營商也會有規(guī)章制度。受他們的竊聽微乎其微的事了。第二,就是芯片植入,這種技術雖強大,但是成本極高,定制機,或后期改裝植入,這種可能用于商業(yè)方面,偷窺商業(yè)機密,都會承擔一定的后果的。第三,需要大家都注意看了,是第三方軟件,目前市場上很多這種類似的軟件,名目繁多,功能基本上大同小異。就是監(jiān)控微信,定位,監(jiān)聽等功能,這類軟件需要代碼編程,需要權限。
有的人和家人會公用一個iCloud賬號,所以就會出現(xiàn)通訊錄混亂的情況,就不以為然,其實這是相當危險的。這些不認識的號碼一般都是用來監(jiān)聽的,看到了就要刪除。所以最好不要跟其他人共用一個賬號,平時就要注意保護好自己的隱私和信息。特別是涉及到要開放麥克風和攝像頭的時候,一定要謹慎小心。
注: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,并不代表本站立場。